新北市.特別加碼『三峽老街』走晃吃喝-2011-04-17

DSC08255_調整大小01.jpg 

↑↑ 回程路上哈尼不知怎開的就開到這裡來了...

早說嘛!原來還特地想帶我來逛老街呢!真貼心...(XD)

DSC08268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老街上也要訪古思幽一下的派出所!!

DSC08270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之前來一直都沒發現這口古井呢!

清乾隆年間,三峽聚落成形,商業活動繁盛
明末清初,渡海來臺開墾的移民,坐著船沿淡水河,逐漸往上游大漢溪畔的三峽地區開墾,形成村落。人們為了取水及灌溉方便,大都住於水邊,所以三峽最早開發的地區是橫溪、三峽溪、大漢溪附近,後來因所住侷限才漸往山地發展。

三峽因山區範圍龐大,先民耕種之餘,上山伐木、採藤、燒炭,且三峽近山產大菁(可製作染料),又有清澈的三峽溪水,故由淡水河運進布匹,造就了染布業之發展,早年三峽老街的商店就以染布業為最多。後來有外國人發現三峽地區的山地很適合種茶,又有天然資源樟樹,於是人們開始種茶及製作樟腦,染布、茶、樟腦為三峽過去最大的物產。

清乾隆年間,安溪移民入墾者漸增,於是有「溪聚落」形成,三峽的第一條街「三角湧街」(即現今民權老街)也在此時初具雛型。

晚清的三角湧以熬樟腦、製茶及染布為主要產業,並以三角湧街為集散中心,利用河道縱橫的夙富水利,將貨品運送至全台各地,甚至外銷他國,在極盛時期往來船隻達六十艘之多,市街景象繁榮。

日據時代,積極建設三峽,造就獨特建築風格
清光緒二十一年(西元一八九五年),簽訂馬關條約,日軍登台後,首遭三角湧義軍抵抗,殲滅日軍數百人,隨後遭日軍焚街燒殺報復,三角湧街庄及祖師廟皆在此時付之一炬,於日治初期再度於廢墟中重建。日治中期,日人開始開採煤礦與木材,成為三峽新興工業。

此時的染布業也因洋服、西服及布行代之而日漸衰頹。大正五年(西元一九一六年),推行「街區改正」工作,形成今日民權老街現存的立面,並建設輕便鐵道作為主要文通工具。

日治晚期,日人大力推展皇民化運動,三峽著名地標-三峽拱橋,也在此時期落成,水運時代自此宣告結束,三峽街庄的交易逐漸轉變成基本的民生消費。

台灣光復,祖師廟漸添藝術光輝
台灣光復後,改制為三峽鎮,三峽人的信仰中心-長福巖清水祖師廟由藝術家李梅樹教授主持改建,由於建造技術匠心獨具,精雕細琢,造就了祖師廟「東方藝術殿堂」的美名,使祖師廟在莊嚴的宗教氣息中,增添珍貴的藝術價值。

(資料來源:三峽魅力商圈官方網站

DSC08275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茶山房「茶摳」。

「茶摳」...就我自己的解讀,茶就是茶嘛!摳,就盒子的意思!可是其實根本就不是!(XD)

老聚落,老手藝
三峽,一個舊稱三角湧的老城鎮,清代已然人口聚集,交易日盛。今日,此地仍舊有著濃厚的農村氣息,進老街前的傳統市場,清晨即已擾嚷,來自周邊山區的新鮮山產路邊排放,農人叫賣散發著泥土的蔬果。習於早起者,可在晨光裡來到;而晏起者,避開豔陽向晚時分到來。三峽,可體驗著不同的氛圍與情趣。

所謂的三峽老街,指的是民權街南段長約二百公尺,日大正年間所建的巴洛克風格建築街道。一九九一年被指定為市街類型的街道古蹟後,整建與存廢的爭執,紛擾多時。今年初,持續三年餘的整建完成,老街的新生命如花綻放,店家進駐遊人日多,又見車馬喧。
走進老街裡,驚豔於棟棟美麗的建築,彷若時光停格。緩慢步行至七十三號的「茶山房」,眼見饒富古意的店面規劃、輔以撲鼻香迎面,過客尋香被吸引走進這家有五十年歷史的「茶摳」專賣店。「茶摳」,閩南語所稱之肥皂。
 
從美盛堂到茶山房
茶山房,從五十多年的美盛堂蛻變而成。第一代製皂師傅林義財先生,一九四七年起就開始學習製皂,一九五七年與弟弟林登賢合作創辦了「美盛堂」肥皂工廠。以石鹼代替氫氧化鈉,於製程的攪拌過程更多打進空氣、且抽離皂鹼,生產出可以浮在水面上的低皂鹼肥皂。對許多老一輩的人而言,美盛堂的肥皂曾經在記憶裡留下許多生活的樣貌。

肥皂製作過程要加入強鹼、油,讓兩者酸鹼中和後皂化,但因鹼比水的比重重,因此肥皂會沈入水中。美盛堂使用傳統熱煮法,製作過程抽取出多餘的皂鹼,讓肥皂的含鹼降低,製造出可以浮在水面的香皂,這是從老一代手中傳承至今的特殊手法。但在沐浴乳上市後,許多人改變了使用肥皂的習慣,美盛堂的榮景不再,對此時勢演變,一九八0年代,美盛堂也曾經停產,消失在市面上。

直到原本賣茶為主的第三代:林祐安,以家族多年的置皂技術為根,研發了以綠茶和碧蘿春茶葉的肥皂。初始,做為茶葉的贈品,反應良好,而逐步思考,在這股全球追尋自然化風潮中,如何讓家族天然「茶摳」風華再現,成為三峽的特色。

目前,茶山房的研發主要是由林祐安和其叔叔為主,製作大約有家族二、三0人共同參與,而業務與行銷等則由弟弟林竣丞負責。

手感經濟,自然樸實
茶山房決定了自我的路線與風格後,決定在三峽老街開設門市,讓老字號再從三峽出發。何以落腳老街?著眼的是觀光客,期望來自各地的觀光客,能帶著茶山房的肥皂,讓這香氣隨之走返台灣各地,等同免費的行銷與推廣。

在肥皂的製作上,林竣丞指出茶山房採用漢方配藥,多數皂類添加都是乾燥的有機天然素材、熬煮能讓素材的特性與肥皂融合。茶山房的肥皂,無單一材料,採用多元混合原料材,所有的比例都得由製皂經驗豐富的家族長輩叔叔、爺爺等一起討論,並不斷嘗試才生產。以今年方才研發出來的「清新柑橘皂」為例,首次採用新鮮的原料,如何將果肉、果皮打碎後混合,而如何考量後續的保存不會長霉。種種的考慮就在一次次嘗試中,做出成品。

目前,茶山房共有約十餘款肥皂,以三峽碧蘿春製成,號稱對中油性肌膚最有效的綠茶皂、茶樹籽製成,適合痘痘肌膚的茶樹皂,最獲喜愛。這裡的肥皂,造型簡單,甚至只是簡單的以月曆紙或電話黃頁輕柔包起,著重的是內在,而非外在。林竣丞說,許多客戶使用後,效果良好,因為天然的肥皂對肌膚助益頗大,甚至直接來電,想買個一箱回去。客人的回流使用率相當高。
 
品牌的長期經營
 又老又新的茶山房,對自己的信心來自家傳的肥皂。林竣丞指出,自家的傳統手工肥皂很「勇」,不添加化學物也不易糊成一團,這是一項優勢。而來自新一代的創新,則讓茶山房肥皂和別人不一樣。

一如林家阿祖曾經說的:「做肥皂是一項(良心事業)」,對他們而言,茶山房也是肥皂家族的人文事業,畢竟五十年的經驗是別人少有的。品牌的重新建立,是年輕的第三代的考驗,這需要時間來見證的。但是,只要能堅守品質,獲得口碑和信任,老店新生有著希望。茶山房未來該怎麼走?年輕的一代緩步行,不斷思考中。

(資料來源:http://blog.sina.com.tw/orange/article.php?pbgid=4548&entryid=576432

茶山房官網:http://www.teasoap.com.tw/data.asp?id=7

DSC08277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漫步在幽幽時光機中的古代市集,老街商圈的興起真是一股奇妙的力量呢!

DSC08278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意外發現的小角落,懷舊地令人玩味!

DSC08286_調整大小01.jpg 

↑↑ 回程中再次光臨上次來吃過的古早味豆花,仍舊是門庭若市!

DSC08283_調整大小01.jpg

↑↑ 老街的樣貌好像去到哪裡都差不多,不一樣的是歷史張力,但一樣都走不膩!

DSC08287_調整大小01.jpg  

↑↑ 左邊的牛牛鑰匙圈是老街的戰利品!

在老街拍的照片失敗品居多,後面也因為一直吃吃喝喝無瑕分心取景,今天在老街第一次買了「牛角麵包」,平常都聽人說三峽老街的名品「牛角麵包」是多麼地美味、好吃又不膩,今天總算是見識到了,原味的奶油實在讓人吃到無法自拔,我都快一個接著一個吃到欲罷不能了,可惡啊!!

三峽老街
地址:新北市三峽區民權路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ona Ch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